乐善好施 成就辉煌 说起“王升大”,首先得说它的创始人王兴儒。王兴儒出生于1864年,老家是有“鱼米之乡”之称的宁波西乡青垫王鹭鹚王家自然村(现鄞州区集士港镇万众村)。小时候,王兴儒家境贫寒,但他非常勤劳,种田之余,用两只鸬鹚捕鱼卖掉赚钱。借此他慢慢积攒了一些钱财,成为了村里的“有钱人”。 王兴儒为人宽厚仁慈,富有同情心,村里的农户每每需要用钱时,便带上自家的稻谷找他兑换,这样一来,王兴儒家里便积储了很多稻谷。为处理这些稻谷,王家就在青垫摆起了米摊。但青垫太小,买大米的人不多,王兴儒索性就到宁波西乡的商贸集市中心开办了米店。 据还健在的老人回忆,王兴儒开的米店起初并不叫“王升大”,只是叫“王记”米店。“王升大”是在坊间被叫开的。那为什么叫王升大呢?因为这家店卖米的时候,一升米总比别的店家要多一些。按照当时米店的规矩,卖米时,高出升斗部分的米要用米尺抹平,而王家的掌柜却总是剩一只角不抹去,多留一点米给顾客,因此坊间百姓便都叫它“王升大”米号。后来,“升大粮足,老少无欺”成了“王升大”的经营准则,一时间也被老百姓传为佳话。 “王升大”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,王兴儒因此也在村民中享有了很高的声望。据还健在的第三代族人回忆:“当时老太公用拐杖墩几墩,整个村庄都会安静下来。”与此同时,王兴儒的生意也慢慢做大了。“王升大”开始名声远扬,当时东至望春桥、新庄、藕缆桥,南至黄古林、唇蛟,西至大雷、竹丝岚、擎天池、王仙岗、翁岩、石岭等山区,北至高桥、岐阳、白岳、石塘等地,方圆十几公里范围内,找不出第二个能与“王升大”相匹敌的。 1930年,年近古稀的王兴儒去世,隆重的葬礼成了四乡八邻的一件大事,王家请了十六个戏班子来唱戏。王家的族亲、朋友以及整个青垫王鸬鹚王家村的村民吃了五天五夜的斋饭。
遭遇变故 黯然消失 王兴儒过世后,米店传到了他儿子王阿林(1900~1971)和孙子王阿其(1922~2007)叔侄两人的手中。他临终的时候,再三叮嘱,做生意不要光图眼前利益,要让对方得利自己才能赚到更多的钱;钱多了也不要乱花,要懂得回报社会。王兴儒这些遗嘱后来一直成为王家子孙创业进取的座右铭。叔侄二人继承了“王升大”乐善好施的商业精神,经营王升大期间,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:“十八大岙里山人,广德湖边种田汉,买米要买王升大,衬衫袖子当米袋。” “衬衫袖子当米袋”说的是穿破旧衣衫的贫苦百姓,到他店里来时,常常脱下衣衫,用绳子将两个袖子口一扎用来装米。每当这些贫苦百姓来买米时,“王升大”给足分量后,还满上加满。对青黄不接一时急需粮食应付饥饿的贫民,“王升大”更是二话不说,赊账给米;每逢农历腊月廿五至三十,“王升大”还特意对病弱老残农户救济一斗以上的大米,使他们能顺利过年。“王升大”米店的这些善举,上了年纪的老一辈,至今都还记忆犹新,念念不忘。 然而,即使是“王升大”,也无法避开当时的战乱。第二代传人王阿林40岁那年,他被土匪“劫财神”绑架到深山里,整年未归。为赎出王阿林,王家共花费了四万一千元(按当时稻谷价每100斤8元计,相当于50多万斤稻谷),这场劫难使得“王升大”元气大伤。 家难未了,国难又至,1941年的农历三月,日本侵略者进入横街凤岙,“王升大”店铺遭到洗劫,从此一蹶不振。 新中国成立后,王升大店铺改名为大集体所有的凤岙合作商店,兴盛一时的“王升大”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。
浴火重生 全面扩展 牌子没有了,但是“王升大”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形象是抹不掉的。当地上点年纪的人仍把凤岙合作商店叫作“王升大”,这不仅是因为习惯,还因为商店里那位总是笑眯眯的和气店员,他就是“王升大”的第三代传人——王兴儒的孙子王阿其。在“王升大”消失的那些日子里,王阿其一直担当这个老字号的特殊守护者。 1989年,改革开放风起云涌,在“王升大”第四代传人王贤定的努力下,“王升大”游离祖业40年之后又回到了王家传人的手中。1996年,王贤定创立宁波陆宝食品有限公司,决心重拾祖业;2003,王贤定注册了“百年王升大”商标,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,2008年,“百年王升大”获评首批“浙江老字号”。上年纪的人们欣喜地发现:“王升大”真的又回来了。 如今的“王升大”,仍秉承“童叟无欺,诚信经营”的祖训,已成为一家专业从事粮油食品加工经营的民营企业,产品涵盖大米、味精、食用油、麻油、酱醋、老酒、葡萄酒等5大类、100多个规格的品种。掌门人王贤定欣慰地说,这样的业绩,虽不及以前的“王升大”,但对祖先也可以有一个交代了。 2009年4月22日,“王升大”参加了中华老字号台湾精品展,受到了台湾民众的关注。今年1月,“王升大”、“冯恒大”、“赵大有”,三家名中带有“大”字的老字号企业组成联合展团赴澳门,参加由浙江省组织的“澳门·浙江周”活动,并在展销会后进驻澳门浙江名品直销中心展卖和销售,引起极大关注。 致力于弘扬老字号品牌的同时,“王升大”人也没有忘记祖训,继续彰显乐善好施的美德。2007年9月,公司资助奉化大堰镇洞坑村96岁的双胞胎兄弟邢如家、邢杏家第一次走出家门,上北京旅游,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还以“我们老哥俩”为题进行了长达15分钟的专题报道标。 王贤定表示,“王升大”风风雨雨100多年,能够在新时代浴火重生,也算得上是“幸运儿”。作为“老字号”的继承人,不仅要保护好这个品牌,还应将其发扬光大,把产品和品牌打到国际市场去。这,正是他目前所致力的目标。